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人才培养 > 培养方案 > 正文

72886必赢欢迎光临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0级起执行)

【来源:72886必赢欢迎光临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0级起执行) | 发布日期:2022-06-20 】

 

一、专业简介

72886必赢欢迎光临特殊教育专业起步于1990年,是原国家教委与联合国儿基会联合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项目,先后经历中专、专科、本科层次,本专业学制4年,毕业合格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讲师6人, ,全部具有硕士(含)以上学位。特殊教育专业荣获贵州省第一批特色重点学科、省级特色专业、“贵州省一流专业”、“贵州省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挂靠单位,拥有中央财政援建的特殊教育教学实验平台以及国家发改委立项建设的特教大楼项目。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足贵州,辐射西南,培养热爱特殊教育事业,掌握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熟练的教育技能,具有扎实的人文科学素养,能在特殊教育学校、融合教育学校、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及福利院等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学生毕业五年左右,可达到如下预期:

培养目标1:热爱教育事业,特殊教育专业有较好的认同感,具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坚定信念,遵守师德规范,立德树人,立志做特殊儿童成长的引路人;以新时代“四有”好教师为职业理想,具有成为优秀教师的强烈意愿;

培养目标2:掌握一定的人文科学知识,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掌握普通教育及特殊教育的基本知识、原理、方法,形成特殊教育学科知识体系,具备娴熟的特殊教育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教学能力,以及对特殊儿童开展康复训练的能力,能够胜任特殊学校各类教育教学工作;

培养目标3:能灵活开展班级管理活动,进行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能承担融合教育、送教上门、巡回指导等工作,发挥社区服务的功能,能够开展社会康复救助工作;能通过多元渠道普及特殊学生教育和发展知识,唤起社会公众对特殊学生的接纳,为保护特殊学生的权益而努力;

培养目标4:具有强烈的专业发展意识与明晰的专业发展规划,良好的自主学习与实践反思能力,及时把握特殊教育的前沿动态,跟踪学习先进的特殊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勇于创新,具备较好的特殊教育科研能力,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理论深度;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与沟通协调能力,能作为组织者或骨干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方面的团队合作。

三、毕业要求

●1.践行师德

1.1热爱祖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专业伦理;

1.2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依法执教的意识,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具备从事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的理想信念;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新时代特殊教育教师;

●2.教育情怀

2.1具有特殊教育从教意愿,认同特殊教育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积极的情感、正确的残疾人观和价值观,具有基本的人文底蕴和崇尚真理的科学精神,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和恒心;

2.2关心爱护学生,以能够促进学生发展为己任,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对特殊儿童进行补偿缺陷,促进身心、品格、智力、能力发展;

●3.专业知识

3.1扎实掌握特殊教育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掌握所教学科知识体系的基本内容、基本思想和方法,掌握开展特殊儿童康复训练的基本技能;

3.2 整合特殊教育、所教学科及相关康复训练的知识与方法,能运用到特殊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

3.3 了解人文社会和科学的一般知识,具有一定的媒介素养和跨文化、跨学科素养;

●4.教学能力

4.1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了解特殊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

4.2 在教育实践中,能运用合适的评估工具和评估方法,综合评估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

4.3 能依据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针对特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运用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获得教学体验;具备教学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能够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康复训练;

4.4 初步具有使用国家通用盲文、国家通用手语和其他特殊沟通手段的能力;

●5.班级指导

5.1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德育原理与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与基本方法。掌握班集体建设、班级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发展指导与家长及社区沟通合作等班级常规工作要点;

5.2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能够运用积极行为支持等管理策略,预防、干预学生的问题行为,获得积极体验;

●6.综合育人

6.1理解所教学科的育人价值,掌握德育为先的理念,具备一定的班级组织和建设的能力;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掌握通过班级、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德育的原理和策略,能参与或组织主题育德、社团活动等;

6.2了解特殊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能够在教育实践中将知识学习、能力发展、功能康复与品德养成相结合进行综合育人的初步体验;

●7.学会反思

7.1了解专业发展核心内容和发展阶段路径,能够结合就业愿景制订自身学习和专业发展规划,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具有自我管理能力。具有实践意识和开放心态,了解国内外特殊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前沿动态;尝试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进行教育教学;

7.2理解教师是反思型实践者,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养成从学生学习发展、课程教学等不同角度反思分析问题的习惯,掌握教育实践研究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8.沟通合作

8.1充分理解学习共同体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系统掌握团队协作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具有团队协作活动的体验,掌握小组学习、专题研讨、网络分享等交流合作的方式方法,能够与学生、家长、社区以及其他教师和专业人员等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8.2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能运用专业优势参与校园、社区文化建设。

表1 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关联矩阵

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1

培养目标2

培养目标3

培养目标4

师德规范




教育情怀




学科素养



教学能力



班级指导



综合育人


学会反思




沟通合作




注:请论证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两者之间的关系

七、学制及修业年限 学制4年,修业年限4-7年。

八、毕业要求与授予学位

1.毕业要求:修完课程计划规定的课程和环节,至少取得 155 学分,符合国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生管理规定》,准予毕业。

2.授予学位:本专业毕业生,经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及《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普通本科学士学位授予办法》规定者,授予 教育学 学士学位。

九、主干学科与专业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

专业核心课程:特殊教育概论、特殊儿童病理学、特殊儿童康复学、个别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融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智力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孤独症儿童心理与教育、特殊儿童评估等。

十、专业课程计划表与学期课程计划表(附表)

十一、开设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

表2 开设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

课程类别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名称

1.师德 规范

2.教育 情怀

3.专业知识

4.教学能力

5.班级 管理

6.综合 育人

7.学会 反思

8.沟通 合作

1.1

1.2

2.1

2.2

3.1

3.2

3.3

4.1

4.2

4.3

4.4

5.1

5.2

6.1

6.2

7.1

7.2

8.1

8.2

通识

教育

必修

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H

H












L






中国近代史纲要

H













L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H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H

L












M






形势与政策

M


L

L
















大学英语


















H


大学语文





H










H





大学体育




L










H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H




H

军事理论



H

















计算机应用基础








H











M

综合素养(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贵州省情、生态文明教育等)


H












H






通识

教育

选修

课程

文化素质类课程







M













自然科学类课程






M



M











综合类课程





L







M






M


综合类课程





L







M






M


创新创业就业课程

课程

创新基础
















M

L

M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M


M


学科专业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普通心理学





H







M




M




教育原理





H









M






儿童发展心理学





H










M





人体解剖学





H











M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H




教育统计与SPSS应用






M





H









课程与教学论





H



M












中外教育史



H














M



专业核心课程

特殊教育概论





H










M





特殊儿童医学基础





H




M











特殊儿童康复学





H




M











特殊儿童评估






H









M





特殊儿童课程与教学






H






M








特殊教育研究方法









M







H




个别化教育计划方案与实践










H





M





融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M







H










应用行为分析














M


H




学科专业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

国家通用手语











H







M


盲文











H







M


智力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









M






M





孤独症儿童心理与教育









M






M





学习困难儿童心理与教育









M






M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









M






M





培智学校语文、数学课程标准








M




M








特殊职业教育导论








M












送教上门理论与实践










M










学前教育学





M






M









专业任选课程

盲校语文、数学课程标准









M






M





视力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









M






M





定向行走











M









聋校语文、数学课程标准









M






M





听力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









M






M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














M






早期融合教育









M










M

融合教育学校管理









M









M


资源教室建设与方案运行










M








M


特殊儿童玩教具与辅助器具









M











特殊儿童游戏治疗















M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









M











特殊儿童绘本阅读指导












M








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













M







特殊儿童学校卫生学






M






M








发展方向课程

教育心理学








M







M





教师职业道德与政策法规




M





M











教育哲学




M

M















微格教学










M







M



普通话







M












M

教师礼仪



M
















M

音乐







M







M






美术







M







M






书法







M







M






舞蹈







M







M






琴法基础







M








M





实践

教学

课程

军事训练


















M


劳动教育















L



M


教育见习


M


M




L









H



教育实习与研习



M

H




H

H



M

M


M


M



毕业论文(设计、作品)






H

M


H








H

L


第二课堂






M













M

说明:表中以H、M、L分别表示课程对毕业要求支撑点的高度支撑、中度支撑、低度支撑对应关系,表中仅为示例,具体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

注释:需论证课程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矩阵两者之间的关系

十二、课程体系结构及学分比例

1.各环节学时学分比例

课程类别

学时数

该类别学时数占总学时的百分比(%)

学分数

该类别学分占总学分的百分比(%)

通识教育

课程

必修课程

720

28.8

43

88.3

选修课程

0

0

6

3.9

学科专业课程

学科基础课

396

15.8

22

14.5

专业核心课程

324

13

18

11.8

专业选修课程

702

28.1

31

20.4

发展方向课程

234

9.4

13

8.6

实践教学

课程

通识类综合实践课程

54

2.2

3

2

专业类综合实践课程

252

4.1

14

9.2

创新创业课程

创新基础

18

0.7

1

0.7

创业就业指导

18

0.7

1

0.7

第二课堂


18

0.7

1

0.7

2.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实践教学

学分

学期安排(周)

备注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第五学期

第六学期

第七学期

第八学期

军事训练

1









劳动教育

2






教育见习

2






教育实习与研习

7









毕业论文

(设计、作品)

6








合计

18










十三、主要课程简介(5-7门左右)

1、课程编号:040108014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

课程名称:特殊儿童康复学 课程学时:54学时

课程主要内容及要求:

特殊儿童康复学是特殊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儿童)康复等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对特殊儿童功能障碍的治疗原则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对功能障碍的发生规律有一定的了解,对功能障碍的基本评定内容、治疗技术能较熟悉掌握,同时培养辩证、综合的科学思维方法,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促进功能障碍儿童康复,回归主流社会,提高生存质量。

主要参考资料:

南登崑.康复医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第二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缪鸿石.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王和平.特殊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姚树桥.医学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万萍.言语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考核方式:考试

2、课程编号:040108008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

课程名称:教育心理学 课程学时:54学时

课程主要内容及要求: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学科发展历史、基本的流派及其理论,学习与教学理论,使学生熟知教育实

践领域中的各种心理学问题,并能将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为今后从事特殊教育教学工作打下

基础。

主要参考资料:

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吴庆麟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吴庆麟著,《认知教学心理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

考核方式:考试

3、课程编号:040108009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名称:特殊教育概论 课程学时:36学时

课程主要内容及要求:

特殊教育概论是特殊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讲授特殊教育基本内容,包括特殊教育的基本概 念、原则、发展方针、理论基础、特殊教育政策与法规、发展趋势、特殊儿童评估、各类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与教育。

主要参考资料:

汤盛钦主编,《特殊教育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方俊明主编,《特殊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考核方式:考试

4、课程编号:040108013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

课程名称:特殊儿童病理学 课程学时54学时

课程主要内容及要求:

特殊儿童病理学是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重点探讨特殊儿童残疾相关疾病

的病因、临床表现、致残特点、治疗原则等主题。通过学习本课程,特殊教育专较系统地了解和把

握特殊儿童病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综合运用特殊儿童病理学知识,分析、判断特殊儿童

(学生)在疾病、残疾方面的特点,以使未来所从事的特殊教育(康复)工作更具针对性,最大可

能地促进特殊儿童(学生)康复。

主要参考资料:

李玉林.病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田勇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陈竺.医学遗传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5、课程编号:040108004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名称: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学时54学时

课程主要内容及要求:

研究课程与教学一般原理、价值和策略问题,介绍课程价值取向、教学目标分类,探讨课程与教学实施、教学管理及评价,介绍我国课程改革动因及目标,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课程与教学领域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主要参考资料:

靳玉乐著,《潜在课程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张华主编,《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版

陈旭远主编,《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黄甫全等主编,《现代教学论学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考核方式:考试

Baidu
sogou